电子技术尤其是单片机的快速发展,在军工、家用电器、智能玩具、便携式智能仪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品功能精度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电路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成本低。 。 ATMEL将51核与其FLASH制造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低功耗、可重写1000次以上的89C51/52/1051/2051等产品,取代其他8751系列,连续几年称霸微控制器市场。
本设计以ATmega8为中心芯片,详细介绍了测试板的组成设计和硬件接口扩展电路,并提出了以往常用芯片器件的缺点和改进措施。 全文分为直流电源设计、模数及数模转换、显示设计、RS232/RS485串行通信等模块。
关键词:AVR单片机、ATmega8、DDS原理、TLC5620
AVR开发系统的设计
抽象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单片机在军工、家用电器、智能玩具、便携式智能仪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的功能精度和质量显着提高,简化了电路,增强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Atmel公司结合51核心和其优势的闪存制造技术,生产出可重复擦写1000次以上、功耗低的89C51/52/1051/2051,取代其他8751系列单片机,占领市场。几年。
该芯片设计以ATmega8为中心,详细介绍了试验板的组成设计、硬件扩展接口电路等。 过去常用的芯片装置因不足而改进。 全文分直流电源设计、几个模块和开关模块、RS232/RS485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介绍。
关键词: AVR单片机, ATmega8, DDS元件, TLC5620
该测试仪采用模块设计。 设计了小功率正负直流电源,并采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为所有芯片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信号通道的选择、采集和模/数转换通过电位器进行,由单片机内部的模数转换模块实现; 通过DDS技术,实现各种周期波形的输出; 设计了74hc164驱动的四位数码管实现状态显示; 串口通讯,RS232/RS485标准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数据传输。
AVR微控制器是一款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微控制器,结合了Flash技术和MCS-51技术。 与PIC类似,采用哈佛结构,即结构具有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双总线,数据线和指令线分离。
本次毕业设计采用的中心芯片AVR单片机ATmega8系列,由于其内部结构的集成化特点,充分体现了其外围接口电路的简化。 比51系列单片机更容易扩展和应用。
ATmega系列单片机无需添加任何元件即可组成最小应用系统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测量和控制任务,并且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 但很多时候,考虑到实际接口的需要,最小的应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扩展。 本设计基于ATmega8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强大功能,设计制作了一款整体功能强大的测试仪。 在设计过程中,我更加熟悉了protel99se的绘图功能,基本掌握了。
目录 14,000 字
摘要一
摘要二
1 简介 1
1.1 概述1
1.2 AVR单片机主要特点1
2 AVR系统结构3
2.1.1 ATmega8 3的主要特点
2.1.2 结构图3
2.1.3 Atmega8微控制器封装及引脚5
2.1.4 AVR CPU 内核 6
2.2 ATmega8内部系统7
2.2.1 ATmega8 内存 7
2.2.2 定时器/计数器 9
2.2.3 模/数转换ADC 9
2.2.4 I/O口10
3 小功率正负直流电源设计12
3.1 直流电源的构成 12
3.2 整流电路 12
3.3 滤波电路 14
3.4 稳压管稳压电路 15
4 模数和数模转换 17
4.1 模数转换设计 17
4.1.1 ADC 17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
4.1.2 硬件连接 17
4.2 信号通道选择和DA转换 18
4.2.1 DDS 19 的原理
4.2.2 TLC5620D/A转换器原理及应用 21
5 显示模块设计 24
5.1 数码管显示模块 24
5.2 按钮设计 25
6 RS232/RS485通讯接口 26个
6.1 RS232/RS485转换电路设计 26
7 软件设计 28
7.1 程序流程图 28
7.2 程序清单 29
结论41
附录A 硬件电路原理图 42
附录B 测试板PCB图 43
参考文献 45
致谢 46
参考
[1]曹国华,高毅,蒋涛,等。高速嵌入式微控制器原理及接口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
[2]马超,詹伟,耿德根。 ATmega8原理及应用手册[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宋建国. 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4] 李清泉,黄常宁.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王源. 模拟电子技术[M]. 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6] 康华光,邹守斌.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7]徐慧敏,德宁.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8]孙汉芳,徐爱清。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9] 张迎新等. 单片机基础教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10] 刘朝军. DDS输出信号频谱结构的系统分析[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7卷第6期
[11]邓崇义. 基于DDS技术的频率合成源设计[J]. 仪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10
[12] 张若愚等. DDS频谱分析与杂散预测软件包[J]. 装备指挥技术研究所学报第16卷第4期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