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实用多功能复印机 东芝studio181售5K4(东芝181复印机说明),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1月13日,高通官方发布声明,拒绝了博通于11月6日提出的以价值1300亿美元现金和股票收购高通的提案。高通董事会主席Paul Jacobs称:“董事会一致认为,博通的提议严重低估了高通在移动科技行业内的领导地位,也低估了高通未来的发展前景。”
但这很难动摇市场对于博通强娶成功的信心。“当(博通)已经开始到处嚷嚷时,就是一切都准备好了。”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这样评价对博通对高通的天价收购。
业界对博通的信心,一部分来自于博通通过并购发展壮大的成功历史,另一部分则来自于这段成功历史的造就者——博通CEO(首席执行官)Hock Tan(陈福阳)。
这名64岁的华裔,自2006年掌舵新博通的前身之一——安华高科技(Avago)以来,在并购之路上罕逢敌手。
并购狂人
颇具戏剧意味的是,安华高的诞生,原本是一个不断分拆的产物。
如果不断往前追溯,安华高的前身,还是从IT巨头惠普分拆出来的安捷伦半导体。
惠普本身业务线极为庞大,调整布局的事情时有发生。1999年,惠普把芯片制造、电子测量和分析仪器这部分业务剥离出来,成立安捷伦。2005年年底,安捷伦的半导体部门被知名投资机构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银湖资本),以26.6亿美元收购,并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名曰安华高科技。
2006年,刚刚拿下安华高,KKR就请来了本文的主角——陈福阳出任CEO,安华高也因此不断壮大。
2009年,安华高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陈福阳的主导下,安华高还开启了一段堪称疯狂的并购打怪之旅。
2013年,安华高以66亿美元的对价,买下美国老牌芯片供应商LSI,随后留下其核心存储产品线,出售了非核心资产。
当时,LSI的年营收还要稍高于安华高。但这丝毫没减弱陈福阳的决心,它依靠巨额贷款和老股东银湖资本的支持,顺利完成了并购。
2015年,陈福阳再次展现了自己的激进作风。安华高以“蛇吞象”的姿态吃掉了老牌芯片公司博通,代价是370亿美元,这也是半导体行业当时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这一并购让市场领略了陈福阳的冒险精神。当时博通的年营收为84亿美元,差不多是安华高的两倍。而370亿美元的收购对价,甚至已经超过了安华高当时的市值。
而且,在这场并购之后,新公司还保留了更为响亮的博通的品牌,虽然博通的股票其实已经从美股退市。
这场蛇吞象的表演,让新博通成为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公司,排名在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高通之后,成为了芯片行业一个重量级的玩家。
陈福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财务出身”
早在2006年陈福阳掌舵安华高之初,原来的安华高总裁后出任董事长的DickChang,就评价陈福阳“拥有通过完善的战略定位和策略实施来推动公司成长的卓越领导才能,是引领安华高在公司成功转型后继续其完全独立进程的理想人选”。
根据多家外媒的报道,陈福阳是马来西亚华裔,陈福阳是他的中文名。他出生在一个并不算赋予的华人家庭,通过考取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获得了到美国求学的机会。对于这段经历,陈福阳心怀感激,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曾向麻省理工学院捐赠了2000多万美元。
安华高早年的通稿称,陈福阳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和哈佛大学MBA学位,曾经担任Commodore国际公司的财务副总裁,也曾在通用汽车和百事可乐等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在半导体行业,陈福阳曾效力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ICS,以及硅谷半导体公司IDT。除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以外,陈福阳还是位于新加坡的Pacven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曾担任马来西亚Hume工业公司总经理。
陈福阳不是半导体科班出身,他也喜欢强调自己是“财务出身”。有报道称,两年前,陈福阳在华美半导体协会的年度晚宴上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并不是半导体人,但是我懂得赚钱和经营。”
关于陈福阳的性格,有美国媒体称其有着华人常见的害羞的一面。比如,陈福阳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常常是出现在公司的通稿中。
但一位博通前员工对澎湃新闻记者谈及对陈福阳的印象,则是“目标明确,快狠准”,“当初安华高收购了博通,我就被裁掉了,我们部门不怎么赚钱,就被裁掉了。”
虽然市场也有质疑其不重视研发、过于激进的声音,但在陈福阳的带领下,新博通的市值已经高达1100亿美元,芯片业务线覆盖智能手机、机顶盒、无线WiFi等诸多领域。而且,博通高达200倍的PE,也证明了市场整体对该公司的认可。
相比之下,高通市值约920亿美元,PE为24倍。如果按24倍PE计算,博通市值才是高通的一个零头。
陈福阳的友军
当然,在收购高通的战斗中,陈福阳并非孤军奋战。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银湖资本将斥资25亿美元,支持博通提议收购高通。这是银湖资本已承诺提供给这笔巨额并购交易的可转债融资50亿美元的一部分。这个50亿美元的计划,也是银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陈福阳和银湖并肩战斗已久,安华高收购LSI,后来收购博通,背后都有银湖的身影。今年3月,银湖还与博通一起,向东芝提起了179亿美元的购买提议。
银湖目前拥有约39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型私募股权公司之一。该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募集了150亿美元的基金。
不只是银狐资本,此前有外媒的报道提及,陈福阳的友军,应该还会囊括那些在高通和博通均有持股的机构。据称,占据高通近半数股权的17家机构中,近七成也同时持有博通股份。
有分析认为,考虑到高通近来遭遇监管机构和客户的多方挤压,陈福阳提出的改变专利授权方案的策略,应该颇具吸引力。而且,高通在调制解调器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在无线wifi芯片领域领先的博通,有一定的互补性,整合成本不会太高。
中国资本介入机会?
此外,上海果通CEO施成斌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我觉得不排除有中国资本介入的可能,芯片背后是国家实力的博弈,博通并购高通,为中国资本介入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
上海果通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与高通和恩智浦都有业务合作。
“博通并购高通必然要取得中国政府部门反垄断的批准才行,以往中国想买他们的芯片业务,他们都不卖给我们,这次有求于我们,那么有些业务可能会卖给中国。”施成斌这么认为。
2016年高通收购恩智浦案,就有中国资本顺利收购了恩智浦的标准件产品业务部门。
2017年2月,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共同宣布,恩智浦半导体旗下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正式完成交割,交易金额为27.5亿美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
建广资产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的资产管理公司,母公司是有国资背景的中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恩智浦标准件这块资产质量非常好,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信通讯、消费电子。”施成斌表示。
紫光集团曾多次在美国发起收购,但最终因政治因素都遭到折戟。
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业务,包括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PowerMOS等产品,除了设计部门,该交易还包括恩智浦位于英国和德国的两座晶圆制造工厂和位于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三座封测厂和位于荷兰的恩智浦工业技术设备中心,及标准产品业务的全部相关专利和技术储备。
有分析认为,如果美方有求于中方,加上陈福阳一贯喜欢把收购来的资产剥离出售,中资可能寻觅到一些合适的资产。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就认为,博通以往收购都是分拆、对客户涨价、逼客户签长约的财务运作,对下游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很不利,中国应该拒绝其并购。
沃尔玛23亿美元全资“收下”Vizio,此前乐视收购未果
12月6日,鸿海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已将智能电视品牌 Vizio 的全部持股出售给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交易总金额为 5070.4949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7 亿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12月4日沃尔玛宣布成功完成对Vizio的收购。沃尔玛以每股11.5美元、总计约2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Vizio的全资收购,这一交易金额与今年2月初公布的方案一致。
根据公开信息,Vizio创办于2002年,主要业务为销售高性价比智能电视及智能电视系统,也包括向品牌主销售自家的广告版位,也就是用户在打开Vizio电视机和使用免费影音服务时会看到的广告。2021年,公司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VZIO。
公开资料显示,瑞轩、鸿海、群创等台湾厂商均为 Vizio 的股东,如鸿海在 2018 年 6 月通过子公司进行转投资,金额规模为 2499.99 万美元,从而取得 Vizio 普通股约 3.1% 的份额。
Vizio曾打败三星(Samsung)、索尼(Sony)等知名大牌,登上北美市占第一宝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Ovum的数据,2023年Vizio以480万台出货量居全球彩电市场第九位,目前约以12%-15%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北美第三名。
此前乐视曾经与Vizio有过“绯闻”。2016年7月时,乐视宣布,将以20亿美元收购Vizio并借此打入美国市场。但到2017年4月,乐视突然宣布放弃此次收购,Vizio则将其告上法庭,起诉称“乐视希望通过收购Vizio制造财务健康、积极扩张业务的假象”,并且试图诱导Vizio提供机密的。此外,双方合同曾约定1亿美元的合约终止费用,而收购失败后,Vizio仅收到4000万美元。该诉讼后来由两家公司于2018年11月以未公开的条款达成和解。
而在今年2月,有消息传出沃尔玛就收购Vizio进行洽谈。彼时透露的收购价格约20亿美元(约合143.87亿元人民币)。
在沃尔玛传出收购消息后,Vizio股东陆续选择出售股份“套现”。瑞轩曾在 8 月公告称,陆续出售 Vizio 股票 70 万股,且后续将全部出售。鸿海此次公告表示,其子公司Foxconn Assembly Holding Corporation 进行此次处分的目的在于实现投资利益。按照取得成本计算,已实现利益达 2693.4861 万美元,该部分将列入今年度未分配盈余。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 号(IFRS9)规定,其中 1018.181 万美元由 2023 年度其他权益转列,1675.4680 万美元列为今年度其他综合损益。
根据公开信息,沃尔玛一直是Vizio最大的客户。 Omdia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在北美彩电市场,三星的份额为22.5%,海信(含东芝)、TCL的份额分别为13.3%和12.4%。
有业内人士指出,沃尔玛的自有电视品牌Onn和Vizio的智能电视的竞争点都在中低端市场,若收购成功,两家电视品牌将有望整合资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对同在北美彩电中低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电视厂商Hisense(海信)、TCL带来新的挑战,在市场份额方面也可能对三星进行赶超。
不过,据知情人士称,“此次收购的重点不在于获得硬件,而在于获得 Vizio 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访问权限,该操作系统保存着宝贵的收视数据和广告位置。”借收购Vizio,沃尔玛不仅有机会控制两到三成的美国彩电市场,将自有品牌销量从每年500万台增加到接近1000万台,更能增加电视运营的广告收入,有助于沃尔玛和电商龙头亚马逊在广告业务上的竞争。
目前北美彩电市场的竞争点正在转向智能电视的广告业务。随着越来越多人削减有线电视订阅并转向流媒体,CTV(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广告,包括智能电视上显示的广告或各种流媒体服务上显示的广告)正在成为广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机构Omdia报告显示,在全球每年出货的基本盘中,具备从开放互联网获取流媒体内容的所谓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到2023年末已经超过93%,算上可运营的存量智能电视数量。到2023年末,全球可运营智能电视的数量接近13亿台。相对全球在线视频广告营收2000亿美金而言,智能电视广告营收规模为329亿美金,占比16%。其中,免费流媒体服务频道(FAST)收入为62亿美金。如果以2023年作为参考基准,平均每台智能电视创造的广告收入达每年26美金。
在全球智能电视广告收入区域分布上,北美收入高达246亿美金,占比接近75%。北美也因此成为智能电视运营的主战场,流媒体内容,操作系统OS,品牌和渠道之间也发展成了不同形式的商业联盟。Omdia表示,随着以沃尔玛并购Vizio CastOS案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盟关系未来还将持续演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
复印机异军突起 采购反弹上季度近4倍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国税总局”)第三季度中标(成交)结果的公布,除了笔记本外,台式机、复印机、打印机均出现废标。其中,复印机在出现2个废标的情况下,采购数量仍然超出上季度4倍,值得注意。2016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组织的批量集中采购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复印机采购金额为708.113万元,采购台数1265台。
四品牌中标
2016年上半年,国税总局三季度复印机批量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厂商品牌包括理光、联想、东芝、柯尼卡美能达等4个品牌。
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三星中标数量为13台,中标金额44.85万元;富士施乐中标数量为9台,中标金额4.356万元;东芝中标数量为569台,中标金额532.295万元。柯尼卡美能达中标数量为127台,中标金额53.334万元。理光中标数量为103台,中标金额70.04万元。
其中,东芝以532.295万元的采购规模,位于2015年前三季度国税复印机采购首位;理光以70.04万元的采购规模位列第二;柯尼卡以采购规模53.334万元排列第三。
截至目前,今年前三季度理光中标数量为372台,中标金额234.76万元;联想中标台数181台,中标金额50.318万元;东芝中标数量为356台,中标金额298.795万元。柯尼卡美能达中标数量为356台,中标金额为124.24万元。
东芝在中标数量远低于理光的情况下,中标金额却反超理光64.035万元。柯尼卡美能达在中标台数与东芝持平的情况下,中标金额却低于东芝174.555万元,值得注意。
A3黑白复印机采购量位列首位
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采购的复印机种类包括A3黑白复印机、A3彩色复印机、A4黑白复印机等多种型号,市场品牌竞争呈多元化的局面。其中,A3黑白复印机采购773台占据复印机采购数量第一, A4黑白复印机294台,紧随其后。A3彩色复印机采购257台。
从中标结果上来看,A3黑白复印机采购分别由理光、联想、东芝和柯尼卡美能达包揽。理光中标A3黑白复印机302台,占公司复印机前三季度总采购数量的40%左右;排在第二的柯尼卡中标A3黑白复印机218台,占公司复印机前三季度总采购数量的28.2%;排在第三位的东芝,占国税复印机采购数量的22%左右。
数据显示,国税总局第一季度复印机的采购数量为372台,采购金额为234.76万元;第二季度采购数量为181台,采购金额为50.318万元;第三季度采购数量为712台,采购金额为423.035万元。从2016年前三季度国税复印机采购整体情况上来看,第二季度虽然采购金额出现大幅度回落,但是第三季度起进入国税复印机采购的高峰期。Y
用户评论
等量代换
我一直想买一台好用的复印机,尤其是能打出彩色文件的!看到这篇文章后,感觉TOSHIBA studio181挺适合我的需求,而且价格还比较公道啊!等过段时间再看看优惠活动有没有机会入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5千4百拿下东芝studio181?我去年买了个几千块的同型号,现在打印不理想了,感觉这台东芝 还是蛮牛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看了篇文章后感觉东芝studio181挺靠谱啊。功能丰富,而且还能扫描和传真,太方便了!之前用的是家用的小复印机,总是不够用,想给自己找一台大点的办公用,这台可以参考一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5千多块钱买一个复印机?感觉有点贵啊,我平时都不怎么使用打印功能,偶尔写一本书啥的,这个价格好像不划算。还是那句老话:高性价比比东西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文章说东芝studio181的功能很强,但关键问题是稳定性到底怎么样?我的朋友之前买了一个牌子的复印机,用了一段时间就报废了!希望东芝studio181不会像那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君临臣
看了描述感觉这款东芝studio181挺适合家里办公或者学生使用吧!功能全面,打印扫描传真都能做,价钱也相对合适,值得考虑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其实我一直觉得多功能复印机不太实用,我还是喜欢用手机的打印功能,更方便了,而且不用专门买一台机器占用空间!我觉得这种东芝studio181类型的产品还是挺浪费钱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我是学生党,经常需要印刷笔记和资料。这款东芝studio181应该很适合我吧!打印速度快,而且能连接手机,超级方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文章里说东芝studio181支持无线连接,这对我来说太赞了!可以轻松地在多个设备上使用,不再受限于线缆,自由移动办公!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态的妖孽
我之前一直考虑买一台多功能复印机,这款东芝studio181价格合理,功能齐全,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5千多块钱的东芝studio181,感觉性价比不高啊!很多其他品牌的多功能复印机功能差不多,价格还低好多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看了评论后,感觉这款东芝studio181还是很值得购买的!特别是对于经常需要打印彩色文件的同学或朋友来说,这个价格还是很有优势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軨倾词
我平时主要用电脑处理文件,很少用到复印机功能。这篇博客介绍的东芝studio181的功能确实很全,不过对我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用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5千多块钱可以买一台不错的笔记本电脑啊!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去买一台东芝studio181?我感觉太浪费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如果要选购多功能复印机,建议大家仔细阅读各种品牌的详细参数和用户评价,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设备。这款东芝studio181看起来不错,但可能并不完美,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文章说得挺好,东芝studio181的价格还算亲民,而且功能比较全面!对我们这种经常需要打印文件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我觉得买一台多功能复印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使用寿命。这款东芝studio181的稳定性怎么样?希望质量能够过关。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我刚毕业,工作任务不少,经常需要打印报告和文档。东芝studio181应该可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吧!功能齐全,而且价格也合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