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AOC iF23-aoc if23 维修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包装盒白绿配色,正面印有UGREEN绿联品牌、充电器外观和名称,还有氮化镓技术、智能温控技术两大卖点。
背面印有产品参数以及商家信息。
包装内含充电器和产品保修卡。
充电器主体外壳为白色,表面哑光处理,输出端贴有银灰色装饰板,整体小巧精致。
腰身一面印有UGREEN品牌。
输入端外壳印有充电器参数
型号:CD319
输入:100-240V~50/60Hz 800mA
输出: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3.3-11V2.7A
输出总功率:30W Max
监制商: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已经通过了CCC认证。
充电器配备可折叠国标插脚,携带方便且不会刮伤包里其它设备。
输出端装饰板还显有一点金属光泽,顶面配有单USB-C接口,靠一侧布局。
测得充电器机身高度为40.54mm。
宽度为32.56mm。
厚度为32.56mm。
和苹果30W充电器对比,体积优势明显。
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观感受。
另外测得充电器净重约为49g。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2C测得USB-C口支持FCP、SCP、AFC、QC3.0、PD3.0、PPS、QC4+、Apple 2.4A充电协议。
此外PDO报文显示C口还具备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3.3-11V2.7A一组PPS电压档位。
看完了绿联30W氮化镓充电器的开箱以及测试,下面就进行拆解,一起来看看绿联这款充电器内部的设计和用料。
沿外壳接缝拆开充电器插脚侧盖板,抽出内部PCBA模块。
充电器内部PCBA模块采用两块PCB焊接组成。
底部的小板焊接弹片,连接折叠插脚用于取电。
在底部的PCB上插入塑料支架用于初级与次级之间绝缘。
充电器内部采用堆叠设计,元器件穿插布局,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减小体积。输出滤波固态电容外套黑色胶套绝缘。
变压器,电解电容以及输出滤波电容等元件布置在两块PCB组成的空间内部。
使用游标卡尺测得PCBA模块长度约为26.43mm。
PCBA模块宽度约为27.33mm。
PCBA模块高度约为24.13mm。
焊接拆分开两块小板,底部小板焊接交流输入电路和输出同步整流和协议芯片,在垂直焊接的小板上焊接高压滤波电容和变压器。
通过对充电器PCBA的观察发现,绿联这款30W氮化镓充电器采用了采用合封氮化镓芯片,同步整流芯片组成宽范围输出的开关电源,次级协议芯片通过光耦控制输出电压的典型架构。下面我们就从输入端开始一一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信息。
充电器输入端一览,两侧焊接输入弹片。
输入端小板一览,左侧焊接输入弹片,保险丝,共模电感和NTC热敏电阻,右侧焊接滤波固态电容,同步整流芯片和协议芯片以及USB-C母座,初次级之间PCB镂空绝缘。
交流输入弹片特写。
输入端延时保险丝来自华德电子,规格为2A250V。
NTC热敏电阻用于抑制充电器插电时的冲击电流。
共模电感采用漆包线和绝缘线绕制,底部采用电木板绝缘。
整流桥焊接在底部小板背面。
整流桥来自东莞市纽航电子,型号RABS206G,规格为2A 600V。
差模电感,电解电容和变压器均焊接在侧面小板上。
整流桥输出的脉动直流电通过电解电容滤波,两颗电解电容来自丰宾,规格均为27μF400V。
差模电感采用工字磁芯绕制,外套热缩管绝缘。
小板背面焊接合封氮化镓芯片,光耦和贴片Y电容。
充电器内置elevation的合封氮化镓芯片,型号HL9554,HL9554内置450毫欧氮化镓芯片和QR控制器,高集成度,高转化效率,可实现小体积化。支持CCM/QR/DCM控制模式,集成了逐周期限流,AOCP,OTP和LPS等功能,可实现20mW的超低待机功耗。
elevation HL9554 资料信息。
变压器磁芯采用胶带缠绕绝缘。
贴片Y电容来自四川特锐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色,非常适合应用于氮化镓快充这类高密度电源产品中。料号为TMY1471K。
特锐祥专注于被动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注册资本1亿元。旗下有自主电容品牌两类:SMD TRX及DIP TY电容器,TRX将致力于陶瓷材料的研究,以拓展更多品类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充电头网了解到,特锐祥贴片Y电容除了被倍思高通QC5认证100W氮化镓快充、麦多多100W氮化镓、OPPO 65W超级闪充氮化镓充电器、联想90W氮化镓快充、努比亚65W氮化镓充电器、倍思120W氮化镓+碳化硅PD快充充电器等数十款大功率充电器使用外,也可应用于海陆通、第一卫、贝尔金等品牌20W迷你快充上,性能获得客户一致认可。
EL1018光耦用于输出电压反馈调节。
同步整流芯片来自必易微,型号KP40512,是一颗带有快速关断功能的高性能同步整流芯片。芯片内置100V 10mΩ的同步整流管,支持DCM,CCM和QR工作模式,支持PD和QC充电器宽范围电压应用,支持高侧和低侧使用,无需辅助绕组供电,外围元件精简。
必易微 KP40512 详细资料。
输出滤波固态电容来自钰邦,规格为470μF 25V。
USB-C口协议芯片采用英集芯IP2723T,该芯片已通过USB IF协会PD3.0 PPS认证,TID:3135,是一款集成多种协议、用于USB输出端口的快充协议IC。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包括USB TypeC DFP、PD2.0/3.0、PPS 、HVDCP QC4、QC4+、QC3.0/2.0、FCP、SCP、AFC、MTK PE+ 2.0/1.1、Apple 2.4A、BC1.2以及三星2.0A。右侧为USB-C母座的TVS保护管,用于静电保护功能。
可为适配器、车充等单向输出应用提供完整的TYPE-C解决方案。此外IP2723T具备高集成度与丰富功能,在应用时仅需极少的外围器件,有效减小整体方案的尺寸,降低BOM成本。
英集芯IP2723T资料信息。
充电头网拆解了解到,英集芯IP2723T已被闪魔、摩米士、REMAX、麦多多、华科隆等多个品牌20W充电器采用,同时还被摩米士65W 2C1A氮化镓快充充电器、努比亚65W USB PD氮化镓充电器、努比亚1A1C 45W氘锋氮化镓快速充电器等氮化镓充电器使用,此外英集芯快充芯片还可用于车充、移动电源、适配器等各种充电领域,并被小米、京东京造、华为、三星、特斯拉等知名品牌的百余款产品采用。
输出VBUS开关管来自东沅,型号FKBB3006,是一颗耐压30V的NMOS,导阻为5.5mΩ。
USB-C母座采用过孔焊接,白色胶芯不露铜。
全部拆解一览,来张全家福。
绿联这款30W氮化镓充电器非常小巧便携,采用白色哑光外壳搭配银灰色面板,小巧精致上档次。输出具备5V3A、9V3A、12V2.5A、15V2A、20V1.5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同时支持PPS快充,快充支持全面,同时兼顾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充电。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绿联30W氮化镓充电器采用两块PCB组合焊接,内部焊接滤波电容和变压器,空间利用率高。充电器内部采用elevation的合封氮化镓芯片,并采用必易微同步整流芯片和英集芯协议芯片。整体做工扎实,用料可靠。
4K显示器上GTX1070会不会怂了?马萨卡?
开箱啥的,看第一帖的链接吧…..
http://toutiao.com/i6309586669095879170/
——————————————————————真分割线———————————————————
1299特价的AOC LV 24 4K显示器值得买吗?
这个问题我很难直接回答你,我特地去找好盆友借了红蜘蛛4,来进行量化测试。
别打我,上红蜘蛛4之前我主观感受,漏光这个特价版广泛吐槽的,我这里也有,不是很严重,勉强能够接受,除非天天看全黑……….然后有个暗点………….
颜色跟我的AOC IF23不一样的感觉,我还是更习惯IF23的ccft+ips的配置跟色彩表现形式。
▲色域表现,100%的sRGB, 82%的AdobeRGB, 也就是日常使用色域饱和,但是PS等专业级作图领域的色彩仅仅是82%的范围。
▲结果如图显示 LV 24 4K的伽马值(光度)是2.2,伽玛值影响图形中间值的色调或中间层次的灰度。
而测试出来的数据跟伽马2.2的曲线十分的贴合,可以看到优化非常不错。
▲亮度与对比度结果一览。PLS相比于IPS的高透光率、高亮度、高对比度好像体现不出来啊, 这表现…..
▲不同亮度下的ΔE(色彩亮度均匀性),除了左下角、右下角的数值会超过3之外,剩下都在3以内——这是神马概念? 然而宣传是ΔE<3……..
ΔE能够将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量化为一个数值,它能够准确地反映显示器表现色彩的准确性,因此其数值越小越好,分数越高说明色彩越失真。
ΔE值在1.6到之间3.2,人眼基本上是分辨不出色彩的差异
在3.2到6.5之间,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可以辨别其不同,但普通人是观察不到其中的差异的。
▲度偏差范围就有点大了…..最亮的中下部分跟最暗的左上、中右偏差将近17~19%……这啊…..
关于显示器的总结
之前有个壕友在很早的2499时候买了一台,那时候他测试的时候,是完美屏,无漏光、△E、亮度均匀性等参数堪称无敌,而1299的特价AOC LV 24 4K显示器,与他那台相比,只能再次说明两句话:
一分钱,一分货。
买的没有卖的精!
如果把它当做价值为1299的显示器,那么一切都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你问我现在2399的这批次怎么样……我真的不知道啊……
24寸4k显示器目前最的地方
放大字体其实这些都没啥问题,使用win10系统可能让很多人必须经历些适应的过程。
但是最难受的是……QQ等一干聊天工具,别人发的表情、截图、图片都太小,而你截图发的图片在别人1080P的显示器里,是非常巨大的 4k图片满尺寸大小是1080P的4倍!!!!…….也就是你跟人斗图用原大小是看不清的,你放大显示比率,你自己的表情又霸屏 ;你截图发给别人会造成聊天框把霸屏——虽然显示非常细腻…..目前这个无解——要嘛买32寸以上的4K显示器,要嘛等软件供应商解决。
显卡测试
在DX12的显卡下,Fraps失效,无法记录帧数,量化的基准测试就是自带Benchmark的steam 游戏,然后从中选择支持DX12的游戏——杀手6、古墓丽影10、奇点灰烬。
▲进入WIN10系统之后稳定的待机功耗! 只能说I7 6700+GTX1070立功了。
3DMARK理论测试
▲这几个测试大家都懂的 3Dmark FireStrike——1080P下的负载测试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 1440P下的负载测试 1440P=2560*1440=2.K
3Dmark FireStrike Ultra 4K分辨率下的负载测试 4K=3840*2160=2160P
测试成绩见图,最后会有个总结表格…….
▲3DMARK更新后,多了Time Spy的测试…..然而这个测试听说,很吃CPU……10C 20T的6950X+GTX1080成绩上W…..
▲我是早期买的CD-KEY,但是不知道哪里买新的Time Spy的密钥,如果全套换STEAM…….重复啊
▲自从Furmark被各种玩坏之后,我比较喜欢用3DMARK的测试来记录功耗,结果现在有更人性化的测试项目,呼….. 可以,这个很。
▲记录测试时候的满载功耗。
▲采用STEAM版本的杀手6进行测试。
▲测试benchmark时候的杀手6设置。
▲最终的测试成绩
▲我们把分辨率改成1080P后,看看会怎么样
▲最后的测试成绩。
▲古墓丽影10游戏设置,勾选DX12选项!
▲4k分辨率下的测试过程,以及最后获得的benchmark测试成绩。
▲维持不变的设置,分辨率换成1080P,进行同样的benchmark测试。
▲奇点灰烬,分辨率为4K,所有设置开到最高,运行benchmark进行测试。
▲最后获得测试成绩。
▲维持不变的设置,分辨率变成1080P,再次跑benchmark,获得最后的成绩。
▲好了,所有测试成绩我整理出了一个表格…… 通俗易懂
GTX1070 Duke的总结
GTX1070,在目前看来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显卡,超越980ti的性能,显存容量也更大、功耗、发热更低,DX12全支持,很多新技术加持,价格相比980TI相对更便宜—— 当然这价格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我觉得最有看点的是RX480与GTX1060之间的战斗,走量型的显卡究竟怎么走向,我很好奇啊
4K还是32寸以上好啊 推荐最好是40寸以上 但是4K可以开低AA,因为狗牙在24C寸上的4K分辨率上根本看不到~~~~~~~~~~~4k…目前还真不适合
1080P的显示,4K的享受?NVIDIA DSR游戏实测!
游戏玩家对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每到新一代显卡推出的时候,除了游戏性能的提升之外,也会采用提升画质的新技术。NVIDIA最新的Geforce 900系列显卡也不例外,一起推出的DSR技术号称可以在1080P显示器上实现4K画质,在近期关注的很高。这个新技术的原理究竟是怎样的?是否真能实现4K级别的画面?接下来我们分别在PC和笔记本平台上分别进行体验。
解析DSR:类似传统的缩减采样,老显卡也可用
DSR技术的原理有点类似于之前的缩减采样。不同的是开启DSR之后,GPU最高会以4K分辨率进行渲染,然后用动态缩放的方式以1080P分辨率进行输出。由于渲染精度的大幅提升,再加上在转换的过程中运用了13级高斯滤波,呈现出来的画面就能减少甚至是消除锯齿的存在。这时画面分辨率依然是1920×1080,但是画面效果相对而言要好不少。与不少抗锯齿技术相比,DSR的优势在于无需游戏支持,可以顺利地在绝大多数游戏上使用这一技术。
DSR技术虽然是随着Geforce 900显卡一起发布的,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该系列显卡才能使用。实际上只要安装了最新的344.48驱动,就连之前发布的Fermi、Kepler、Maxwell架构显卡(Geforce 400~Geforce 700)也能用上DSR技术,堪称N卡老用户的福利。
DSR技术渲染过程
台式机两步可开启DSR,笔记本暂时用不了
经过实际的研究,小编发现在用GeForce Experience优化时,并不会默认开启DSR,还是需要我们进行手动设置。开启DSR技术的步骤并不复杂,但一些设置选项有必要了解其意义。
我们以游戏《英雄联盟》为例进行讲解,先打开NVIDIA驱动程序的控制面板,在3D设置界面中有两个以DSR开头的选项。其中“DSR-Factors”为开启DSR技术的选项,下拉菜单中为GPU渲染的像素数量,2.00×表示2倍于显示器最大分辨率的像素进行渲染,以此类推。要想在全高清显示器上用4K分辨率进行渲染,那么就得选择4.00×这一项。此外,“DSR-Factors”没有关闭一项可选,要关闭DSR技术,得选择恢复默认设置才行。“DSR Smoothness”为整个画面的平滑度选项,建议不要将数值设置太高,因为数值调太高之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显得很模糊。
DSR-Factors一项选择渲染的倍数
DSR Smoothness为画面平滑度选项
接下来还要在GeForce Experience中进行设置,游戏自动优化的时候,默认分辨率为1920×1080,玩家得在手动设置中将分辨率手动设置为3840×2160,这样就能进入游戏体验更精细的画质了。
那么在笔记本上能不能开启DSR呢?要知道在驱动之家之类的第三方驱动网站上,关于344.48移动显卡驱动的介绍中,就有可以“让费米、开普勒架构的显卡支持‘DSR’技术”的内容。小编也尝试了一下在采用GTX 980M显卡和全高清屏幕的微星 GT72上开启DSR技术。可是在NVIDIA驱动控制面板中根本就没有“DSR-Factors”和“DSR Smoothness”两项。GeForce Experience中,分辨率设置中也没有3840×2160这一项。在GeForce Experience的驱动程序界面中,明确提示了DSR技术仅限于桌面显卡,由此可见移动显卡目前是不支持DSR技术的。
体验:兼容性强,消除锯齿作用明显
体验平台
CPU:Core i7 5960X
主板:华硕 X99-DELUXE
内存:宇瞻 DDR4 2133 4GB×4
硬盘:希捷 3TB
显卡:NVIDIA GTX 980
显示器:AOC IF23(23英寸,1920×1080)
飞利浦 272G(27英寸,1920×1080)
飞利浦 288P6LJEB(28英寸,3840×2160)
系统:Windows 7 64bit
DSR设置:3840×2160分辨率、平滑度0%、DSR-Factors 4.00×
DSR技术究竟好不好,还得通过实际体验才能知道,我们分别在《英雄联盟》、《地铁:最后的曙光》等几款游戏中,进行考查。DSR技术的兼容性确实很强,GeForce Experience支持的游戏全部都可以开启4K分辨率进行渲染。同时,由于输出的依然是1080P图像,所以DSR技术对线材没有要求,小编尝试用DVI、DP、HDMI等不同的线材,使用效果没有区别。
进入游戏后,小编的第一感觉是画面中的字体、人物以及鼠标指针比不开启DSR技术时小了一圈,与4K显示器画面中的大小相近,画面果然是通过4K图像动态缩放输出的。大家可能会担心,在23英寸甚至是更小21.5英寸显示器上,会不会出现字体太小看不清的情况呢?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图像是按比例缩放的,在23英寸的AOC IF23上,字体虽然缩小,但是对使用的影响并不明显。
1080P画面,人物边缘锯齿明显
开启DSR技术后的1080P画面,虽然图中人物边缘基本看不到锯齿,但是画面整体略有些模糊
原生4K画面,画面精细度、锐利程度都最好
与显示器原来的画面相比,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人物、物体的边缘明显锯齿减少了,更加的平滑,基本达到了4K画面的效果,在这点上表现得很不错。但是开启DSR技术之后,会对整体画质造成一定得影响,画面看上去总觉得有些灰蒙蒙的,与细节精细、锐利,色彩亮丽、通透的原生4K分辨率画面相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
此外,在操作上,开启DSR技术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鼠标指针的移动速度变慢了,还需要玩家重新调校。
性能需求大幅提升
因为开启DSR技术后,显卡是以4K分辨率来渲染画面,那么必然会增加显卡的负荷,对显卡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我们尝试在同一平台上,分别在开启DSR、关闭DSR以及连接4K显示器三种情况下,分别运行《英雄联盟》和《地铁:最后的曙光》两款游戏,来考查DSR技术对显卡性能的需求情况。
游戏性能对比
由上表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平台上,开启DSR技术之后,显卡性能需求大幅提升:《英雄联盟》从262.4fps降到了218.3fps;《地铁:最后的曙光》中,更是从99.2fps降到了51.4fps,帧速下降了将近一半!由于显卡都是用4K分辨率进行渲染,因此开启DSR后与4K显示平台的成绩差距非常的微弱。
这表明将DSR-Factors设置为最高的4.00×倍数渲染之后,游戏的性能需求大幅提升,直接与4K显示平台看齐。中低端显卡在开启高倍数渲染之后,运行《英雄联盟》之类的网游还能应付,但是对于《地铁:最后的曙光》之类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时,就会力不从心。
总结:兼容性高是优势,建议渲染倍数别调太高
大家要明确的是,DSR其实就是一个抗锯齿新技术,作用是可以大幅降低物体边缘的锯齿,获得接近4K分辨率下的抗锯齿效果。与其他抗锯齿技术相比,DSR的优势在于无需游戏支持,只要是Geforce 400以上的显卡都能实现,兼容性非常不错。相当于是N卡老用户的福利了,遇到锯齿多的游戏时,大家不妨一试。
此外,由于是高分辨率渲染,开启DSR后,游戏的性能需求会大幅提升,对中低端显卡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小编建议中低端显卡用户,渲染倍数别调太高,否则画面锯齿是少了,但是画面卡了,游戏还是玩不爽。
AOC iF23-aoc if23 维修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猫腻
哎,我的AOC iF23也是这样的故障,显示器画面闪烁不停,看电影都看不下去!网上一堆维修方案,可是感觉都复杂得要死,有没有人知道哪里可以找专业的维修师傅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AOC iF23的性价比一直不错,我的也用了三年多了没出问题。可就是今天突然就出现画面闪烁的问题了,这也太心塞了吧!难道是老化问题?想问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我去年刚买的AOC iF23,现在才用了半年就报废了,真是太难过了!屏幕一直黑屏,维修成本估计也要不少。感觉质量也太差了吧,以后再也不买AOC的!你们觉得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我的AOC iF23也是闪烁问题,我试了一下重新插拔电源线和信号线,结果还是没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只能寄过去维修了呢?有人告诉我哪家修电脑店比较靠谱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之前也遇到过 AOC iF23 的维修问题,当时怀疑是接口线路的问题。后来找了一家专业维修店的师傅帮忙检查,发现确实是一个小零件老化了,换了一个很快就好了。强烈推荐去找专业的维修,避免自己搞坏了屏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买AOC iF23还是比较冲动的,价格便宜诱惑大!刚开始用感觉还不错,后来就各种情况:画面闪烁、色调偏差、分辨率不稳定…真是后悔死了!以后还是要好好做功课再买电子产品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建议大家在购买AOC iF23之前参考一下用户评论,我当初就是盲目选择了便宜的 AOC iF23,结果现在维修费用的成本都比价格高了!真是亏大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AOC iF23这个型号确实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我朋友的也一直闪烁,最后找专业人员把驱动程序更新好了才解决。记得要注意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兼容性和版本问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我的 AOC iF23 突然无信号了,以为是显示器坏了,后来发现是线材连接松了,真是太尴尬了,幸好还好没事!提醒一下大家,たまに检查一下连接线是不是都稳固地连上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我买AOC iF23就是为了它的颜值和性价比,但是画面偶尔会出现卡顿现象,玩游戏的时候真的很影响体验。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我的 AOC iF23 经常出现画面死机的情况,重启后才能恢复正常。这种故障反复出现特别让人头疼!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对于学生党来说,AOC iF23的性价比真的是没的说,价格不高能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不过最近突然发现会自动关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麻烦有经验的老哥帮忙解答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我的 AOC iF23 运行了三年多了,感觉画质越来越花了,颜色偏淡…难道是屏幕老化了吗?还是该换个新显示器了?有什么建议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AOC iF23 这款显示器的功能挺丰富的,还有许多预设模式可以调节。不过最近发现菜单操作不太方便,有点卡顿…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优化流畅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AOC iF23,画面清晰度不错,但是对比度不是特别高,看电影有时候感觉不够震撼…想问问大家会不会有什么好的显示器推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AOC iF23这个型号的功耗确实偏高,经常使用的时候会感觉到机身发热。希望能改进一下散热系统的设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AOC iF23 真的让人爱恨复杂,优点是性价比高,缺点就是维修麻烦,很容易出现各种小问题…买电脑前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